市场的两极分化,2025年8月的A股上空,像拉满的弦,一头是激进的多头在欢呼,一头是被行情甩下车的空头在纠结,谁也不想承认自己错了,情绪对峙到了极点。
这一轮行情起势很快,回到2025年4月,大盘还在3400点附近徘徊,很多人觉得也就这样了,结果仅用了几个月,突破了3674点那个多年来的高点,甚至后面一路狂飙,完全不带回头,很多看空的人措手不及,只能干着急,心里暗骂市场太狠。
其实4月那会,外围局势变化明显,消息面一度让人紧张,许多投资者选择观望,认为大周期没那么容易反转,之前的熊市阴影还在心头,结果反而错过了后面几百点的上涨机会,谁也没有料到现实会跑得这么快。
回头看,3200点时,市场就有些底气了,虽然那时还有不少利空消息冒出来,但大资金和政策的组合拳很快把局势稳住,行情没怎么回调就继续往上冲,这种力度,确实好多年没见过,连老股民都感慨市场变天了。
到了2025年7月,券商的统计数据出来了,196万新开户,跟去年同期比,增长了71%,环比也多了19%,90后、00后开始大批进场,给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,大家都说,赚钱效应出来了,资金就会蜂拥而至,这就是A股的老传统。
有新资金进来,行情确实更热闹,去年9月那波爆发就是这样,底部猛拉一段,吸引一大批新手,但那次节奏太快,没沉淀多久就歇火了,这次不一样,节奏更平稳,慢慢爬坡,留给人思考的空间多了些,老股民还是很谨慎,怕追高被套,新股民反而胆子大,冲劲足,这种新老交替的场面,市场每隔几年就要重演一次。
有意思的是,很多老股民抱怨市场没普涨,自己手里的票不涨,指数却天天创新高,体验感很差,甚至有人说只赚指数不赚钱,怪谁呢?市场总是对的,只能说没跟上节奏,这话有点扎心,但也是真话。
7月底,电子行业异军突起,统计数据显示,8月22日收盘,电子行业总市值达到11.54万亿元,一举超过了银行业,创下历史新高,这一幕,多少有点时代感,科技股成了新王,连“寒王”都涨到5200亿市值,银行板块则明显疲软进入宽幅震荡,行情的棒子,实实在在交到了电子手里。
银行板块前面冲了一波,确实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,但总有休息的时候,7月11日那天,市场就有声音说,银行要调整,后面果然如此,板块表现越发平淡,这正是周期的魅力,有涨就有跌,有人接力才有故事。
电子板块的爆发并不意外,资金从银行板块流出来,总要找新的出口,科技代表市场愿意追捧新东西,这个逻辑摆在那,看看创业板和科创板的表现,谁敢说不是大资金在主导一切?
其实现在的A股,明显是机构和大资金说了算,最近涨得最猛的,都是中大市值的股票,散户喜欢的小票还趴在地上不动,这种结构性行情,谁都知道,舞台要先搭好,才能等到小票表演。
很多投资者不适应,觉得自己错过了行情,很焦虑,想追又不敢追,怕被套,手里的票还在底部,心里干着急,这种纠结状态,几乎是每一波大行情都会出现的心理博弈。
其实耐心点,行情不会一直只涨大票,等主线轮动一圈,小票也会有表现机会,老股民都懂这个理,只是等的过程煎熬,市场不会随个人意志转弯,谁急躁,谁就容易吃亏。
从周线级别看,无论是沪指还是创业板,走势都还在进攻区间,每周的收盘都稳稳站在关键均线之上,不过本周已经有点偏离均线太远,短期继续大涨的可能性不大,市场或许要歇口气,等更好的机会。
行情如果强行拉升,可能引发大级别回调,杀伤面会很大,所以下周更可能是区间震荡,消化涨幅,等待下方支撑跟上来,这也是市场自我修复的机制,急不得。
等震荡结束,市场有机会再向4000点发起挑战,只要大趋势不变,短暂的调整没什么可怕,反而是健康的信号,投资者要做的,是保持耐心和信心,不要被一时的波动吓跑。
每轮大行情,都是一场心理战,谁能熬得住,谁就有机会,市场里,短期赚快钱的多,能稳定盈利的少,真正的强者,往往是那些能把控节奏、耐得住寂寞的人。
说到底,A股的周期律始终在起作用,2018年那一波大跌,很多人记忆犹新,但周期一旦反转,再多利空也挡不住上涨,这一点,从今年的行情就能看出来。
新投资者进场,老资金切换赛道,政策托底,经济稳步发展,所有的变量叠加在一起,造就了这波行情的持续性和广度,市场永远在变化,只有顺应趋势,才能活得久。
下周会不会有新剧情?现在还不好说,但行情的火种已经埋下,只等新的引爆点出现,市场的博弈还在继续,每个人都在等那个属于自己的机会。
有风险,有机会,谁能笑到不是看谁最先冲上去,而是看谁能扛到A股的故事,总是在高潮和低谷中反复上演。
投资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谁都想站在风口浪尖,但风向什么时候变,没人能说得准,市场永远是那个不讲情面的裁判。
一切还未尘埃落定,2025年的A股,注定不会平静,悬念还在,故事还会继续,谁也说不准,下一个主角会是谁。
天宇优配-配资股网站-配资门户公司官网-线上配资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