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科创创业板折算率调整背后,哪些资金操作值得散户重点观察?
最近市场圈子里热议的“折算率为零”让不少科技股、创业板个股迎来了大幅调整,一些平时溢价不小的热门品种也跟着跌了不少,有人一度觉得板块要变天了。其实折算率变零,并不等于融资就彻底关上门,只是说这些市盈率过高或特殊的股票,暂时不能用来抵押借钱。融资本身并没变,只是你的“可供抵押品”名单少了几个。
这个政策不是新鲜事,追根溯源,是2016年出台的规则,只是最近因为涨得太猛、消息又被翻出来,大家才开始格外关注。简单说,静态市盈率是300倍以上或者负值的股票,折算率就调为0%,这并不是最近突发,等这些股票回到300倍以内,还能恢复原状。说到底,这都是为了市场规范考虑,避免太高风险的标的被拿来加杠杆,防止泡沫一触即破。
这波影响最直接的还是炒得火热的科技板块,市盈率常年飞天,但靠市盈率选科技公司其实不太靠谱。很多头部科技企业目前都处于烧钱研发、冲业绩的阶段,财报不好看很正常,只要赛道热,股价会跟着预期跑。所以不少机构、资金买科技股,看重的是未来10年的变革空间,比如人工智能、半导体、创新药这些赛道。资金头脑清醒的还会关注全球产业竞争,说白了,政策对炒作有一定限制,但长线逻辑并没有变。
昨天市场融资数据一度刷了新高,净流入超500亿,两融余额也突破了2.4万亿,创了年内记录。有人担心这么大的融资量,是不是会带来系统性风险?其实大部分是在节前抛盘、节后补回来的资金流,无需马上紧张。折算率变零,可能有部分资金会主动撤离高风险板块,净流出短期内或许明显,但暴力出逃概率不大。
投资圈里流传一句话:风险是涨出来的,机会是跌出来的。当前调整,只要成交没放大、恐慌盘没有跟进,大概率就是正常波动。有网友说,反正风控做得好,行情跌点不妨事,买跌对我来说还挺有吸引力。这种看法蛮有代表性,现在更像是聪明资金的自我洗牌,而不是普遍出货。
分析下来,投资最怕的一点其实不是买错票,也不是赚不到钱,而是杠杆和泡沫叠加。有些人抱着赌徒心态,顶着市盈率高企还要加杠杆买入,别说本金安全,连回本都成问题。业绩派和预期派操作方式不一样,平稳型公司靠业绩涨价,预期型股则看兑现度和市场故事,今年波动大,谁没点心理准备?
今天市场跌得多的还是之前走强的半导体和创业板,跌幅虽大,但没出现大面积恐慌。盘面数据显示,虽然板块调整,实际上涨股数量还不少,说明资金在内部调仓,不是全面撤退。对普通投资者来说,现在反而是寻找机会的时候,盘中下跌还可能帮你捡漏高质量筹码。
总之,投资要做的是把风控排头,坚持只买自己看得懂的股票,别追高也别加杠杆,时间自然站在你这边。市场跌得多了,耐心点,布局低位优质股或许机会就在眼前。你怎么看这事儿?评论区聊聊
天宇优配-配资股网站-配资门户公司官网-线上配资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